发布日期:2020-08-24 | |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事审判与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休戚相关,同时承载着当事人的微观诉求和社会公众的宏观期待,是法院工作融入和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在家事审判工作中,柳州市的这些法院是这样做的——
融水苗族自治县设专业调解员
8月24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在融水法庭举行,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韦红艳,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姚丽翠,融水法院副院长尹俊群,县公安局副局长陈亚明,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各代表出席。
当天,韦红艳副书记和姚丽翠主席共同为融水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揭牌,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为保障今后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揭牌仪式后,出席人员在融水法庭会议室进行工作协调座谈。座谈会上,姚丽翠主席向各成员传达融水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婚调委成员就婚姻家庭纠纷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分享工作经验,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韦红艳副书记对协调会进行总结并作下一步工作部署,强调三点工作要点:
一是要统一思想,重视工作,各部门要明确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要明确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要加强沟通合作,协力保障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会议最后,韦红艳副书记和姚丽翠主席向融水县第一批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韦朗华、黄文霞、李若柳等人颁任聘书。
融水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融水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它有效整合了融水法院与县妇联、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民政局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将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机制向前延伸,为家庭婚姻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将家庭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前;又能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与诉讼程序迅速衔接,使当事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柳南区建立家事审判专业团队
柳南区人民法院太阳村人民法庭自今年以来,努力克服家事审判工作场所、办案经验、解纷资源不足等实际困难,通过“走出去学、融进去调、扩大来用”的方式,建立家事审判专业团队和工作机制,开展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扎实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向人民法庭延伸。
▲到柳江法院三都人民法庭交流学习(滑动查看更多)
太阳村人民法庭到家事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的法院、人民法庭走访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建设。
该法庭指派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书记员各一名组成家事审判“一级团队”,实行家事案件巡回审判、调解;并吸收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组成家事审判“二级团队”,努力实现家事审判专业化、人性化。
同时建立起诉调对接、案件审理、家暴处置、心理疏导、帮扶回访的一整套规程,让家事审判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家事案件审判质效态势良好。
▲太阳村法庭法官一行来到当事人家中为其调解涉家事纠纷。
太阳村人民法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村委干部的联系沟通,发挥村干部贴近人民群众,了解具体情况的优势,推行“排查-通知-化解”的联动工作模式,排查处理家庭矛盾隐患,及时介入调处家庭纠纷。
同时,法庭联合驻村干部对村民开展家事纠纷情况收集和摸底工作,并向村民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力争把家事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推进家事案件诉源治理工作。
活动开展以来,太阳村人民法庭联合排查化解家庭矛盾等各种纠纷共计30余起,有效降低了案件的成讼率。
依托院本部与“和事佬说和工作室”签订的《诉调对接合作协议(政府购买形式)》以及柳铁中心医院驻柳南法院健康咨询工作室等框架、平台,与上述单位签订补充合作协议,邀请“和事佬说和工作室”调解人员、柳铁中心医院的专业医生参与家事纠纷调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家事纠纷案件高效化解,真正实现便民利民、降低诉讼成本,规范和完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柳江区整合资源助推矛盾纠纷化解
一村一法官,服务乡村法治建设
今年4月以来,柳江法院积极开展“一村一法官”活动,将法庭设在群众家门口。
选取辖区内经济发展迅速、矛盾纠纷复杂的村屯设立“一村一法官”工作室,选派骨干法官入驻,通过普法宣传、指导人民调解、落实便民司法措施、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主动服务广大乡村群众,提高村屯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引导群众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处理好相邻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等。
▲ 一村一法官:法官进村调解纠纷
一庭一中心,提升基层法治水平
依托人民法庭建设,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将诉前引导、诉中指引、诉后疏导贯穿全过程。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村委干部的法律知道,建立法庭工作网格群,与地方党委、妇联、村委等互联互通,构建调处矛盾纠纷联网联动,妥善调处家事矛盾纠纷、相邻纠纷等,推动和谐乡村建设。
一案一方案,纠纷解决有良方
近年来,柳江区家事纠纷案件多发,影响社会稳定基石。主动将家事审判改革的触角延伸至人民法庭,将心理咨询师、特邀家事调解员等引入到乡村家事案件的处理中,针对个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纠纷解决方案。
▲心理咨询师在对离婚案中的未成年人做心理疏导
部门联动调解
紧密联系公安、司法所、民政、妇联等部门,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法律服务和纠纷化解平台,并选聘5名人民调查员、13名人民调解员、4名心理疏导员组建成调解“三员”队伍,形成横向整合政法、综治部门力量,纵向健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 联动司法所一次性化解家事纠纷
2019年以来,柳江法院通过联动机制,成功化解涉农民工劳资矛盾纠纷、相邻矛盾纠纷等各类纠纷421件,有力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柳城县由点及面推进家事审判延伸至人民法庭
因地制宜,根据辖区情况重点开展工作
在人民法庭家事审判改革中,柳城法院结合古乡镇文化、少数民族特点以及部队侨眷居民特点积极开展家事审判改革。河西片区管辖的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风俗习惯浓厚的古乡镇,家事巡回法官在处理家事纠纷时更注重走访家庭,通过民俗习惯化解矛盾,调解率达68%以上。河东片区管辖的是外来人口多、厂区多、有部队和归侨经济区的乡镇。为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稳定,家事巡回法官注重在诉前与各部门、组织联合开展调解工作,至今家事诉前成功调解30余件,有力促进河东片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家事巡回法官还邀请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海外情况的部队领导、归侨眷属和人民陪审员参与涉军、涉侨家事案件的审理,切实提升了柳城法院家事案件的调解率和一审息诉服判率。
审执一体,切实解决家事案件执行难题
针对抚养费、赡养纠纷等案件的执行具有连贯性、家事巡回法官了解案情、当事人认同感强、申请执行方便的特点,柳城法院在河西片区试行家事纠纷审理与执行一体化工作,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同时向县政法委专门拨付涉家事执行案件专项经费,对生活极其困难的家事案件申请执行人先行予以司法救助。目前,共有18位家事案件申请执行人得到司法求助,其中抚养费纠纷案件15件,赡养纠纷3件,共发放救助资金24950元,有效解决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此外,对于裁判应当承担诉讼费用又未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人民法庭主动向欠费当事人进行追缴,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管齐下,继续推动法庭家事审判工作
一是加快人民法庭家事审判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加大家事案件的走访调查力度和调解力度,继续深入推进家事纠纷审判改革,为建设美好乡村、和谐家庭做出贡献。二是及时更新人民法庭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科技化建设,让人民法庭家事审判改革与时俱进,提升家事审判专业化、便捷化、人性化水平。三是做好家事审判改革的工作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支持家事审判,让更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家事纠纷化解工作当中来。四是积极打造古砦人民法庭中的家事审判法庭。柳城法院计划在古砦人民法庭建设具有仫佬族文化特色的家事法庭,针对仫佬族“丑事不出门”、“离婚即为休”、“有所出无所归”的民风民俗特点开展家事纠纷化解工作,做到既尊重仫佬族的风俗习惯,又切实保护好儿童妇女老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