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学院乡村振兴与优势特色产业研究院院长邓大玉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发挥代表作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初心。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案发数量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程度明显下降,值得肯定。邓大玉发现,面对新型网络诈骗犯罪,一些被害人的防骗意识依旧薄弱,在反诈宣传方面,全社会联动宣传局面还没有形成。邓大玉建议,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应共同加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视频等宣传作品,用足用好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持续加大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的宣传力度。食品安全关系民生。面对食品安全现状及保障公共利益的需要,邓大玉认为,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向违法行为人提出惩罚性赔偿加大其违法成本,可以有效规制消费领域“普遍性侵权”现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邓大玉建议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出台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等办案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董月琳:在行政审判中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2023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提出,要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法院要跳出“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误区,充分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审判智慧,平衡和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努力取得案件办理的更好效果。如何真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一次理念和实践的探索革新正当其时。在行政审判中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把“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贯穿始终。在广西,林地纠纷是当地行政争议“三大纠纷”之一。因林地双重发包导致林木权属出现争议,徐某多次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均被某镇以该林地有纠纷争议为由不予办理。徐某将镇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为其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次诉讼前,徐某已经历6次民事诉讼,并与多名当事人“拉锯”达10年之久。行政审判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面对这样一起长达10年、历经数次诉讼,涉及林地承包和转包、林木权属争议、林木采伐行政许可等多重法律关系的疑难复杂案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是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而是充分考量各方当事人的权益,深入分析案件事实,找准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告诉记者。纠纷的症结在于重复发包。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柳州中院从案件源头入手,多次召集徐某及重复发包相关人员温某就本案林木权属、林木砍伐、林业承包等进行协商。同时与某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讨论解决方案。考虑到徐某承包期内,不够林木下一期成材,而温某承包期和徐某承包期合并,正好够两轮树木成材期。为此法院积极调解,促成温某将承包合同转让给徐某,徐某补偿支付温某相关林木管理费。“法院践行能动司法,通过促成林业承包合同流转实现了林木权属归一,多项纠纷成功化解,镇政府也颁发了林木采伐许可证,徐某自愿撤诉,同时还维护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董月琳提出,希望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智慧,创新审判方式方法,促进矛盾纠纷一次性解决和实质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