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红七军第二次过柳北

  发布日期:2021-04-27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柳州市妇联推出《柳州党史》科普答题栏目,以党史知识科普的形式引导妇联党员干部、广大妇女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1930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拔奇(化名邓岗)来到右江地区的平马镇,传达当时以李立三为首的中共中央指示,命令红七军攻取柳州、桂林、广州等大城市,配合全国“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计划。

红七军前委顾全大局,决定接受中央“左”倾冒险主义指令,待"走不通再说"。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红七军4个纵队于10月上旬离开右江根据地,于11月初和红八军第一纵队余部集结于河池。在河池部队进行了整编,改为师团制。主要领导人是: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前委书记兼政委邓小平,参谋长龚鹤村,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3个师:第一、第三纵队合编为第19师,第二、第四纵队和红八军余部合编为第20师,第21师待组建。整编后,第21师师长韦拔群率整编时留下的该师特务连几十名战士返回右江根据地坚持斗争,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领第19师、第20师共7000多人向柳州进发,于11月25日再次进入三防镇。红七军在三防镇休整了6天。其间,红七军前委在三防镇召开了党员扩大会议,总结红七军出发以来的经验教训,发动全体党员讨论行军方案。经过讨论,指挥部决定放弃攻打柳州的计划,改为攻打长安镇。前委书记邓小平在会上作了攻打长安的动员报告:长安是柳北的一个重镇,商贾云集,物资丰富,是兵家常争之地。打下长安镇,部队可在这里做短暂休息,筹粮筹款,扩充军备,而后渡过融江河,直接向桂林进发。邓小平要求党员干部要把部队动员起来,一定要打好长安这一仗。这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是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作出的正确主张,为后来红七军全州会议的召开,摆脱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打下了基础。12月1日,红七军从三防开拔,日夜兼程直扑长安镇。12月4日,部队到达长安镇以西的大坡村,当晚作进攻长安镇的战前动员。军前委根据侦察员带回的情报进行了分析研究,作出周密的兵力部署:第19师的两个团从西山脚下到隘面寨,从镇南面进攻;第20师的两个团从山顶坡大路直下,由镇西面和北面往街内进攻。驻守长安镇的是国民党正规军独立第3师(师长韩彩凤,称韩部)和教导师(师长覃连芳,称覃部),外加一个地方民团支队,总人数约3000人。当时,李宗仁、白崇禧已窥测到红七军的行动意图,在桂林向韩、覃两部发来密电,指令他们务必在长安“合围聚歼”红七军。于是,韩彩凤、覃连芳连忙调兵遣将,加筑工事,严阵以待。但韩彩凤和覃连芳万万没有料到红七军的行动这样神速。当听闻红七军已进融县,正兵分两路向长安逼近时,急得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覃连芳连忙下令把镇周围田地里剩下的甘蔗全部砍倒,变成一片开阔地,以免妨碍视线;又拖来很多刺竹和树叉堆在街口,还在主要通道上打下一排排竹钉,设下重重障碍,企图阻止红七军的进攻;在塘码头的河面上用木排架起简易浮桥,以便东西两岸互相策应。韩彩凤把机关和非战斗人员撤到离镇30里的浮石,以防长安镇失守。12月5日中午,红七军向长安镇发起进攻。红七军58团第2营作为前卫逼近圣山庙时,遭到据守在圣山庙里韩部一个营的拦击,双方激烈交战。覃连芳从镇内派兵前来增援,红七军调58团第3营前来助战。下午6时许,红七军的山炮营在长塘坡开炮还击,炮弹三发三中,摧毁了圣山庙,打死了大批敌人。红七军第19师在运动中于杨村头遇到民团的拦击。红七军战士见是地方民团,就展开政治攻势,大声喊话:“民团兄弟们,我们不和你们打,我们都是穷人!”“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听到红七军的宣传,民团立即停火退却了。红七军顺势逼近长安镇。当日黄昏前,红七军还在镇外围摧毁了敌雷王庙据点和秦家炮楼据点。傍晚,红七军选择西南面为主攻点,问镇内展开攻击。很快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工事,越过了又宽又深的环城沟,迅速地占领了镇边缘的几条街道。三米宽的小街,敌人有工事依托,不便于大队伍冲锋。红七军立即组成了以覃耀为连长的先锋连向镇内攻击。先锋连利用街道两旁的墙壁和石柱,机智地向敌人射击,大量杀伤敌人,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工事-地堡群。先锋连第一排排长周达率领全排在敌人工事内用刺刀、枪托和敌人拼搏,敌增援队伍蜂拥而上。由于敌众我寡,眼看支持不住,这时连长章耀率队赶到,将敌人击退。30人的先锋连只剩下8名战士,周排长也在战斗中负了伤。红七军虽经一夜苦战,但因敌人密集,工事坚固,未能进入镇中心区。第二天,红七军组织全线进攻,在街里进行巷战。西姑坟、半坡寨、卖牛坪一带皆成阵地。敌军在河东岸架设迫击炮向红七军阵地射击。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在白骨亭指挥炮手对该炮位进行还击,击毁了敌炮。下午,国民党的一支增援部队鬼鬼祟祟地从石蛤口摸上来,占领了西山脚下的地图岭,企图内外夹击,打乱红七军的阵势。红七军从镇北抽出58团第3营,由军长张云逸亲自指挥,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终于把敌人的援兵打退。经过一天激战,红七军55、56团从南面冲到了下会馆码头,59团从西面冲进了江西会馆。由于覃连芳指挥该部在泗山庙聚力死守,58团从镇北冲进街道受阻。晚上,红七军重新调整队伍,组织火力,选择几个新的攻击点,继续向镇中心区进攻。另外,还组织兵力用茅草捆扎了数十个火把,准备直捣覃连芳、韩彩凤的司令部。一时,火光冲天,杀声震地。国民党军队见状惊恐万分,韩彩凤把撤到浮石的那门仅有十余发炮弹的山炮拉回长安参战;覃连芳急忙向桂林李宗仁、白崇禧发报:“韩军作战不力,阵地为红军突破,虽经韩本人替队力堵才稳定下来,但我师阵地已受影响不少 ."敌人继续顽抗,经过彻夜的激烈战斗,红七军的占领区虽然有所发展,但也未能攻进城内。战斗持续到第三天,双方形成了拉锯式。面对此种战局,红七军前委决定改夜间进攻为白天进攻。他们意识到:白天冲锋容易暴露目标,付出的代价要更大,但白天便于发现敌人的据点,只要在指挥上加以注意,自己的伤亡是可以减少的。中午时分,红七军开始了总攻击,山炮营的炮弹击毁了敌人不少据点。战士们在山炮、机枪掩护下,冲进了兴仁街中段。在镇南面的部队,战士们依着河滩冲到了贾家码头,准备占领浮桥以截断敌人的退路。当他们正匍匐前进之时,河东岸突然出现了大股敌军。原来是白崇禧用汽车从柳州调运了2000多人的增援部队,赶到长安镇东圩与红七军隔河交火,争夺浮桥。晚上,战斗仍在继续。红七军又组织了几次进攻,仍然未能到达镇中心区。激战了三昼夜,部队过于疲劳,而敌援兵又越来越多,恋战下去形势对我不利,军前委决定放弃攻城。7日深夜,战火骤然停息,红七军迅速地集合队伍离开了长安镇,沿来路回到融县安陲乡。翌日经白云乡、红水乡,于12月12日进入三江县境内的富禄镇。在富禄稍作休息,红七军第19师、第20师先后于12月14日、15日离开富禄,取道贵州省黎平县再进入三江县的唐朝、孟寨、三团、八江、高迈、程阳、林溪,12月20日离开林溪入湖南,随后到达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长安之战,红七军伤亡300余人,韩、覃两部死伤也在600人以上。是役红七军虽然未能攻克长安,但是打出了军威,震慑了敌胆,在红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