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发布日期:2021-06-03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柳州市妇联推出《柳州党史》科普答题栏目,以党史知识科普的形式引导妇联党员干部、广大妇女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四战区中共特别支部自建立那天起,就把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特支的一项重要任务。特支成员在广东省工作期间,就以战地服务队这一公开合法的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广大军民宣传全民动员、全民抗战、中国必胜的信心。他们以战地服务队队员的身份,到军队和人民群众中去,以歌咏活动的方式开展抗战宣传和鼓动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抗战歌曲,如《壮丁队歌》《农村妇女歌》《秋收歌》《九月的夜》《当兵歌》等。他们还在宣传实践中创作了不少抗日戏剧,如《铁蹄下的上海》《守住我们的家乡》《保卫浦东》《战火中的孤军》《再上前线》《出发之前》《夜之歌》《献金救国》《失地的一角》《拉夫》《反对共同的敌人》《军民合作》等等。除了自编自演外,还铺导当地的群众和士兵演戏,培养了一批批文艺宣传骨干,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宣传国共合作、军民团结抗日的文章,在教育人民、揭露反动势力、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支成员随四战区长官司令部迁来柳州后,仍然把宣传抗日救国作为主要任务。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向广大群众和官兵宣传民主抗日、团结抗日的方针。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特支成员左洪涛、何家槐力主张发奎发表声讨汪伪文章。征得张的同意,他俩代张发奎起草了一篇声讨汪精卫卖国的檄文,分别在《救亡日报》《柳州日报》上发表,引起了社会的反响。

左洪涛通过张发奎的关系,接办了四战区特别党部的中山室,并把特支的党员孙慎、沈振黄、郑黎亚、杨冶明、方兮、吕如壁、黄凛、沈丹凤等安排在中山室工作。因为中山室是属于文化俱乐部性质的机构,特支把它作为接触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开展统战活动的阵地。中山室建立了图书室,成立了音乐组、美术组、体育组。图书室筹办时除了购买《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总理遗教》《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抗战建国纲领》等书籍外,还购买了不少进步书籍,特别是文艺方面的读物,其中有鲁迅、郭沫若、巴金、田汉、夏衍等人的著作;也有世界各国的名著,包括苏联的一些小说,如《被开垦的处女地》《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夏伯阳》等等;还有各方面的报纸、刊物以及进步书店出版的一些通俗的抗战读物等。为了帮助军官和士兵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和抗战形势,他们每天出一期黑板报;音乐组成立了业余歌咏队,美术组出版了抗战漫画墙报,体育组组织了男女篮球队开展比赛等等,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只要有机会接近群众,就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用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和反对顽固势力。

四战区特支还利用办学的机会,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国民党颃固派制造反共摩擦后,1942年春特支的郑黎亚、方兮、黄凛、杨冶明、吕如壁、沈丹凤等被派到窑埠街接办实验小学。他们接办后,不按国民党那一套办学,采取陶行知生活教育社的方法教学,并改变了原来课本内容,在语文、算术课中增加了抗战方面的内容。公民课改为讲抗战故事,音乐课教唱抗战歌曲,不断向学生灌输进步、爱国的思想,把学校办成宣传抗日的阵地。9月,特支党员吉联抗从桂林逸仙中学调回柳州,在柳州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并与孙慎一起开展柳州区域的歌咏运动。1943年春节,柳州举办了一次以抗战为内容的盛大音乐会,有新音乐工作者六七十人参加。

同年初,四战区兵站总监黄和春想在驻地独凳山办一所学校,特支研究后派杨冶明和吕如壁去协助筹建业勤小学。他们自编教材,把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他们还利用家访的机会接触四战区的中高级军官家属,以汇报他们的子弟在学校学习情况的机会,和她们交流感情,有意识地去团结她们,利用时机做宣传工作。

1944年,抗战到了决胜阶段。为了更进一步掀起抗战的高潮,特支和长官司令部的高中级文武官员一道,征得张发奎的同意,会同战区政治部、柳州专员公署、柳州师管区和抗敌演剧宣传四队、柳州日报社、广西日报驻柳办事处、阵中日报社以及其他各界抗日救亡团体爱国人士联合组成指挥部,继桂林国旗献金劳军大游行之后,发动了“保卫大西南”、“保卫广西”的扩大宣传运动。在抗战7周年纪念日,举办了国旗献金大游行,募集经费,向南线劳军。7月7日这天,四战区长官司令部、政治部、柳州专员公署、师管区高中级官员和各界代表领头,由20多名旗手拉平一幅巨大的国旗的四边四角,以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地向市区走去。街上人头攒动,抗战的歌声响遏行云,口号声此起彼伏,市民有的掏出钞票,有的摘下耳环、戒指,纷纷向国旗投去,场面十分热烈感人,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柳州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