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发布日期:2021-08-13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恢复组织活动的中共柳州县委

1945年9月初,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书记钱兴和政治交通员庄炎林由昭平县黄姚启程赴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工作。当他们途经武宣县二塘村时,在熊元清的家召集中共柳州县委书记胡习恒、熊元清开会,省工委在此恢复了与柳州党组织的组织联系。在熊家,钱兴听取了胡习恒、熊元清关于沦陷一年来柳州党组织的工作汇报,传达了省工委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分析,并指定胡习恒仍担任柳州县委负责人,尽快回到柳州把党组织恢复和健全起来,熊元清则继续留在农村活动。随后,胡习恒与钱兴、庄炎林步行回到柳州。钱兴在柳州对胡习恒提出了柳州党组织除了继续搞好农村工作外,还要将分散在农村的中共党员召回城市,恢复城市党的组织,领导城市各阶层人民,开展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要求。

胡习恒以复职为由,回到了国民党柳江区政府合作指导室,取得了合法身份。通过联系,分散在农村的党员覃显、岑友鲲、谭丕蕴、曾少庆、黄保强等陆续回到柳州,分别在柳江区政府合作指导室、柳州日报社、龙城中学、文惠小学、实验小学等处找到了工作,获得了公开职业。到10月,中共柳州地方组织基本恢复。为了加强柳州党组织的领导力量,省工委于1946年2月派熊元清来柳州与胡习恒共同领导柳州县委的工作。4月,省工委书记钱兴到柳州检查工作,为充实柳州县委的领导力量,指派时任《广西日报》(柳州版)资料室主任的中共党员覃显参加柳州县委的领导工作。组织上的分工是熊元清负责抓全面,胡习恒分管组织工作,覃显分管宣传工作。中共柳州县委领导力量的加强,为柳州人民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提供了政治保障。

粵桂边特委领导的柳州特支

1945年8月上旬,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北江特委书记黄松坚派人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通知在此活动的中共北江特委委员魏南金回粤北,参与创建中共领导的粤赣湘边抗日根据地。魏南金在返粤途中,日本已宣布投降,中共中央取消了原定建立粤赣湘边抗日根据地的计划。中共广东区委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中共北江特委提出要在广西建立新的党组织和寻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书记钱兴的要求。8月下旬,中共北江特委会议在大湾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黄松坚、林华康、铙文华、魏南金等。会议研究了在广西发展党组织的问题,并决定将北江特委改称中共粤桂边特委,管辖广东省北江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地区,有条件时再向左右江发展;增补魏南金为粤桂边特委常委,负责领导桂东地区的工作。会议结束后,黄松坚又单独与魏南金谈话,对魏南金在桂东所做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可以立即着手建立党组织(1945年1月李嘉人到广西时,魏曾提出建党问题,李说要考虑条件是否成熟,并要报上级批准),并决定由魏南金代表特委全权负责。对魏南金正回广西的工作,黄松坚明确归纳为二条:一是要建立隐蔽精干的党组织,但要严格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书记钱兴领导的组织分开,不能发生横的关系;二是设法找到钱兴,并通知他来广东商谈工作。同时还将疏散到广西的一些广东籍中共党员的关系转给魏,作为建党骨干。为了加强彼此的联系,黄松坚打算在广西建立电台,并派有斗争经验的陈明华随魏南金来广西,协助建立领导机关和电讯联络工作。为了让魏、陈以最快的速度回广西,黄松坚亲自布置他们乘战后第一艘开往广州的轮船,再转道广西梧州、八步、黄姚回到平乐县。

魏南金回到广西后,即着手进行党组织的发展工作。根据粤桂边特委提出的建党方针与要求,魏南金计划在工作布局上一开始就全面撒开。发展党组织的重点在城市,并注意城乡结合,先在桂林、柳州、平乐、贺州市等市、县建立党组织,然后有步骤地向桂西、南宁等地发展。对于新发展的中共党员,要求要有职业掩护,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到1946年8月魏南金离开广西时,已在广西建立了两个支部、两个特支和直接联系周匡人、罗培元等几个做统战工作的党员,中共柳州特支就是两个特支中的一个。

抗战中后期,柳州是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有不少失去了联系的广东籍中共党员到柳州工作。魏南金认为在柳州建党是有条件的,而且柳州是广西的交通枢纽,有利于向桂西等地发展共产党组织。1946年2月,魏南金派中共平乐支部党员梁华新到柳州,寻找分散在柳州的广东籍党员。梁华新到柳州后在龙城中学任教。4月,黄松坚将在柳州龙城中学任教的陈光的组织关系转给魏南金,作为建立柳州党组织的组成人员。魏南金即派中共平乐支部书记林润葱到柳州,通过梁华新查找陈光的下落。林润葱到柳州后找到梁华新,将与陈光联络的符号告诉梁华新,并传达了魏南金的意图。恰巧陈光就在龙城中学任教,梁华新与陈光接上了组织关系。林润葱得知找到陈光后,即回平乐向魏南金作了汇报。魏南金通知陈光到平乐中学见面,向他交代了在柳州建立党组织的任务,还与陈光共同分析了柳州的形势,制定了特支的工作计划。陈光接受任务后,即回柳州在龙城中学建立了中共柳州特别支部,直属粤桂边特委领导(1946年9月改属桂柳区特派员领导)。陈光任支部书记,侯信(龙城中学教师)任组织委员,梁华新任宣传委员。柳州特支负责领导分布在柳州、柳城、雒容等地的中共党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站稳脚跟,发展组织,壮大共产党的力量。柳州特支的3位负责人,通过关系和他们高质量的工作赢得龙城中学校长、进步人士高天骥的信任,得以在龙城中学扎下根来。他们利用职业之便,广泛与青年学生和进步教师接触,培养感情,建立关系,在他们中传播革命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梁华新联系了一批进步师生 ,很快就在他们当中发展了学生郭桂兰、林芳华和教师沈风入党,还培养了二三十名积极分子,教师方宏誉、学生周民震和周民霖等后来都加入了党组织。陈光也发展了郭其中、苏金洁、苏金泉等一批党员。柳州特支建立后的短短几个月,便发展了党员14名,加上从外面转来关系的中共党员共有24名,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壮大,为开展革命活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中共柳州特支在组织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的秘工条例,坚持单线联系,即便是特支的3位领导成员都同在龙城中学任教,但从不在一起碰头聚会。他们各自除了对自己已经发展的对象认识外,都不再与其他新党员发生关系,党员之间更不允许发生任何横的关系。尽管当时柳州反动党团活动频繁,也丝毫得不到特支的一点情况。党组织靠严密的组织、铁的纪律,得以安全隐蔽下来开展工作。

增加联络点,延伸活动范围,扩大党的影响。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活动仅局限于龙城中学是不够的,需要更广泛地接触群众,依靠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柳州特支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联络点,发展党的组织。除龙城中学外,还先后在柳庆师范、柳江区中、柳州中学、文惠小学、实验小学和广西大学等建立关系。此外,还在柳江、柳城、桂平、雒容等地建立了联络点,共产党的活动范围从城市扩大到农村,联系的对象从学生、教师到工农群众,使共产党的影响迅速扩大。

利用教师的职业方便,发动指导青年学生开展爱国民主运动。青年学生特别具有政治敏感性,对国民党的反动腐朽,对广西反动当局玩弄假民主、欺骗人民实行两面投机政策的鬼把戏看得比较清楚,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满情绪容易激化。中共柳州特支利用青年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革命行动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确保青年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顺利开展。1946 年上半年,国民党正酝酿发动全面内战,但是表面上却高唱“民主”的高调,当时广西当局也戴上民主的假面具。柳州特支利用这一形势,指导青年学生的民主运动,掌握运动的领导权。他们首先掌握学校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设法把一些在学生中有威信的进步学生选入学生自治会。柳州中学、龙城中学、柳庆师范等几个学校的学生自治会都掌握在共产党联系的学生骨干手中,通过出墙报、时事讲座、歌咏比赛、读书会等公开合法的形式开展活动,宣传民主自由,揭露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6月,柳庆师范学校发动了一次全校性的学生抗议当局停发膳食费的罢课斗争。罢课斗争进行得有理、有利、有节,一直坚持了半个多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在斗争中培养了一批学生骨干。12月24日,北平发生了美国兵强奸北京大学女生的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掀起了全国性的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在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领导和民盟柳州分部的配合下,以柳州中学为核心,联络柳州各中学,开展抗议美军暴行的斗争。各校师生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出版壁报等形式,声讨美军暴行,揭露美蒋勾结发动内战的阴谋。还秘密印刷了数千份的宣言和传单,并在省内外和市区散发,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柳州日报社筹建中共的宣传印刷阵地联华印刷厂。1945 年底,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柳州日报社社长罗培元提议筹办联华印刷厂。一是可以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二是接送过往同志,解决一些被解雇的党员和进步职工的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印刷进步宣传品所需的场所。印刷厂的设备一部分是从柳州日报社秘密转移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关系将龙城中学校长高天骥原来开办的一个晚报的印刷厂设备买了过来。联华印刷厂采取集资入股的形式,资金从柳州日报社原特支党员和进步职工以及中共柳州县委的党员中募集。筹备工作由中共柳州特支的党员熊柳生负责,因熊家是柳江区成团乡最有钱的地主,他入股的钱最多,这样也不容易引起外界的猜疑。1946年2月,联华印刷厂(厂址设在今中山东路)正式开业,熊柳生任董事长,岑友鲲为经理,梁泰荪当工场主任。联华印刷厂开业后,除了公开承接《大中报》、商标、学生作业本等印刷业务外,还秘密印刷地下党的传单。由于联华印刷厂使用的是柳州其他几个印刷厂都没有的新五号字颗,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经请示上级党组织同意,于1947年7月关闭,在那里工作的党员也随之转移。

做好接送过往柳州党员的掩护工作。中共党员梁一凡长期病重无钱医治,从柳城县转来柳州,特支即安置梁的住处,做好掩护工作,并在生活方面给予照顾。对梁一凡的护理、治疗直到其病逝办丧事,特支书记陈光都亲自负责,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深厚感情。

随着斗争的深入及革命活动的开展,中共柳州特支书记陈光的身份暴露,奉上级指示调往桂林,另外两名特支成员侯信、梁华新因工作需要也调离了柳州。1947 年1月,中共桂柳区特派员陈枫撤销柳州特支,改为柳州特派员制,任命吴师光为柳州特派员,接收和领导原特支的中共党员。同年7月,吴师光调离柳州,10月梁山接任柳州特派员。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