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新局面而斗争:柳州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二)

  发布日期:2021-08-25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广源、思贤乡农民的反饥饿斗争
1945年夏秋,广西三分之二的县份遭受水、旱、虫、风等灾害,粮食减产五成。致使1946年春季广西发生全省性的饥荒,饥民达400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委指示各地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求生存斗争,帮助群众度过春荒。

柳州地区灾情严重,城乡民众生活艰难,饥民达数万人。很多贫苦民众以野菜、草根、树皮为生,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时的《广西日报》(柳州版)引用柳江县参议会给省政府要求缓免征购军粮的电文中对柳州的灾情有过真实的报道,称“饥民遍野,饿殍载道,树皮草根,行将食尽,灾情严重,亘古所无”。加上国民党为打内战的需要,不顾灾荒的存在,还要加重征兵、征粮的负担,这无疑使得本来生活就十分困难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在这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5月7日,柳江县广源乡、思贤乡千余饥饿的农民涌进城里举行反饥饿示威游行,他们包围了柳江县政府,要求发放救济粮款。国民党县政府对灾民的请愿不但不给予妥善解决,还反斥灾民想造反。中共柳州县委负责人得知灾民请愿的消息后,派出在报社任职的党员到现场了解情况。

5月8日,《广西日报》(柳州版)报道了农民反饥饿游行的消息,并发表了中共柳州县委负责人胡习恒以“柳江县广源乡的一群饥民"的名义写的《饥民的呼吁》一文,要求县政府严惩囤积居奇的奸商、富户,取消苛捐杂税,发放粮款,赈济饥民,并提出“尤其本县奉命筹购公粮二十万斤,不但应请免购,而且应转呈中央政府,请立即实现政协决议及整军方案,大量裁兵,......减少人民的负担”,引导群众把维护自身利益的经济斗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内战政策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文章刊登出来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国民党县政府慌了手脚,匆忙成立柳州赈济委员会,并在罗池路的体育场向灾民们施粥,以缓和灾民的斗争情绪。但国民党县政府不是真心救灾,而是施些小惠欺骗人民,他们用来煮粥的不是铁锅,而是汽油桶。在报社任职的共产党员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广西日报》(柳州版)以《油桶煮稀饭,好看不能喝》为题撰文予以揭露。在强大社会舆论的谴责下,国民党县政府只得收起骗人的把戏,被迫改用铁锅煮粥赈灾。这场赈灾请愿斗争在共产党组织的指导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