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1-19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 |
三、干部队伍建设
解放初期,柳州市党政机关的干部大都来自部队干部、南下干部和原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干部。1950年初,全市有干部近200名。为适应建立健全各级党政工作机构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中共柳州市委成立了干部学校,分期分批训练培养干部。通过审查、教育,共留用旧职人员644人,从政治运动中培养发现积极分子并且吸收为干部的有326名,充实壮大了干部队伍。各级干部通过培养和训练,提高了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市委认真贯彻广西省委关于在土地改革中的干部工作的方针,注重从运动中培养提拔干部。经过郊区土地改革,培养农民干部255名,加强了农村的政权建设。
1952年,市委制定《关于提拔培养训练干部的三年计划》,要求在三年内全部配齐所缺的干部,并为今后国家建设需要培养提拔一批准备输送的干部。《计划》中提到提拔干部应具备的条件是:历史清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与群众密切联系,为群众所拥护者;工作积极,有一定工作能力,有发展前途,能遵守纪律者。对业务干部只要他在政治上拥护人民政府,有改造培养前途的也可作为培养提拔的对象。在“三反”运动后,市委贯彻执行广西省委关于“解决干部必须自力更生,大胆大量提拔干部”的指示,共提拔各级干部343名,基本补齐了缺额,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至1952年底,全市共有干部3153人,其中县级干部41名,占全市干部总数的1.3%;区级干部214名,占全市干部总数的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