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8-03  |  来源:新华社   |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制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0月印发实施。
纲要共有七个部分:
主要包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内容。
总体要求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
——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遵循道德建设规律,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
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重点任务
1.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
深化道德教育引导
1.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2.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3.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4.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
舆论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
5.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
6.发挥各类阵地道德教育作用。
各类阵地是面向广大群众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依托。
7.抓好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
公民道德建设既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也要聚焦重点、抓住关键。
推动道德实践养成
1.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2.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
3.持续推进诚信建设。
4.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
5.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6.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
7.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8.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
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1.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2.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
3.丰富网上道德实践。
4.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
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1.强化法律法规保障。
2.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
3.发挥社会规范的引导约束作用。
4.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责任,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工作谋划推进,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统战、政法、网信、经济、外交、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民政、文化和旅游、民族宗教、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党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履行公民道德建设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要切实履行指导、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力量、精心实施、加强督查,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注重分析评估公民道德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强道德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推动形成公民道德建设蓬勃开展、深入发展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