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答题有奖!“云上三月三·我们的节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知识竞赛,等你来参与

  发布日期:2021-03-26   |  来源:柳州市妇联       
将本文分享到:
参与“云上三月三·我们的节日”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知识竞赛活动
有机会获得
现金红包和精美礼品
你还在犹豫什么!

赶紧行动起来吧

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

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3月29日  18:00

活动规则

(1)答题抽现金红包:

答题分数达60分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每人每日有3次抽奖机会。

(2)留言点赞赢取精美礼品:

▶答题结束后,小伙伴可在本条推文留言区分享关于民族团结祝福和寄语,留言内容需积极向上,维护民族团结。

▶留言点赞的前3名将获得民族娃娃一个,4至33名将获得惊喜礼品一份。(以2020年3月29日 18:00留言排名为准)

▶“青春柳州”将于3月30日公布留言点赞获奖名单,请获奖的小伙伴致电联系团市委社联部 富爽  0772-2837371,17754568306。

▶请在领奖截止日期(4月15日)前,由本人凭留言入选截图及参与答题活动截图到柳州市三中路43号团市委4楼社联部签领礼品,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精美礼品先睹为快

如何能在答题竞赛活动中获得高分呢

重点给大家划好啦

一起来回顾“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吧

壮族“三月三”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三月三”。

随着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三月三”成为了广西法定节假日,“壮族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壮族三月三”也成为将壮族乃至广西民族文化推向全国和国际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独特的风俗

壮族“三月三”,又名“歌节”或“歌圩节”,因而赶歌圩是壮族“三月三”最为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壮乡素来就有“歌海”之称。

“三月三”的赶歌圩风俗,一方面源于汉族“三月三”或上巳节的传入,另一方面是源于壮族地区春播季节赶歌圩的传统。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春天插田播种的好时节,人们因此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以及神灵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期盼氏族的人丁兴旺。集体性的歌唱活动便由此产生。春天是万物繁殖的好时机,青年男女也在这样的时候希望能找到一个心仪的配偶,渐渐的,他们便也依托歌圩这一活动来“倚歌择偶”。

除了“倚歌择偶”以外“三月三”赶歌圩还有其他的择偶方式哦,比如河池巴马、都安羌圩、都阳、棉山、协合一带的壮族是通过碰蛋的形式择偶。而桂西百色的靖西壮族则是姑娘们用绣球来传情~

诱人的美食

五色糯米饭 又称“花米饭”,是在壮族人民中沿袭已久的传统美食。历史上,壮族人民蒸制的五色糯米饭用来祭祀,有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含义。五色在壮族人民习俗中,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不同的壮族地区会出现不同颜色组合的五色糯米饭,但总体概括来说一般是红、紫、黄、白、蓝或黑色。

糯米糍粑 是壮族“三月三”节日时最喜爱做的食品之一。如“三月三”或其他喜庆的日子,壮族人都喜欢用簸箕来做大糍粑,再用红纸剪成壮锦代“喜”字图案贴在糍粑的表面上;或用食用花红粉点成字,或盖上木印“喜”字等,作为吉祥之意。

五色蛋 壮族人民每逢“三月三”佳节或其他喜庆的日子,有做五色蛋的习俗。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鸡蛋、鸭蛋等煮熟,然后取出放入食用花红粉液中浸泡片刻,拿出晾干即可。也有把煮熟的蛋放入做五色糯米饭的色液中浸泡,分别染成黑、黄、紫、红、绿或其他的五种颜色。“三月三”节日当天人人须吃五色蛋。孩子们也常挂一串五色蛋于胸前戏玩。有些地方的壮族青年会在赶歌圩的时候带上五色蛋前去碰蛋。五色蛋兼具了美食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了解得差不多啦

赶紧参与答题活动吧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