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快讯

为梦想奋斗 生活有盼头——记柳城县太平镇板料村身残志坚种草养猪的覃昌学

  发布日期:2022-11-30   |  来源:柳州日报       
将本文分享到:
别人家的地用来种甘蔗,他家的地用来种草;别人养猪圈着养,他家的猪在山上做窝;从10头猪起步,如今大大小小的黑猪已经达到200多头。柳城县太平镇板料村板寨屯的覃昌学,因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太方便。他在养香猪创业的过程中虽困难重重,但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路上,却从未放弃。

军转干部、市妇联驻板料村工作队员秦显缘和覃昌学一起查看香猪生长情况

四处打工 四处碰壁
1980年出生的覃昌学,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老。身体瘦弱的他,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养猪场。
11日上午,记者来到柳城县太平镇板料村板寨屯见到覃昌学时,他正在地里割用来喂猪的草。高过人头的甜象草,他几镰刀下去,就齐刷刷倒在地上。他顺手将割下的草扎成捆,扛在肩上往停在路边的三轮车走去。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病根,他的左脚后跟无法落地,以致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很是艰难。
走进依山而建的养猪场,映入眼帘的是只有几头小猪正在山脚下晒太阳。覃昌学抱着一捆草,边走边吆喝。在他的吆喝下,从石头边、树下,迅速蹿出一群黑色的猪,大的、小的,公的、母的,“喏喏喏……”地叫着向覃昌学跑来,抢吃覃昌学放在地上的草和芭蕉叶。
记者看到,这些猪几乎全为黑色,毛发粗长,个头不大,嘴巴又长又尖,犹如犁头,看起来有点像野猪。
“看到别人来,它们就跑走。我喊一声,它们就会过来。”覃昌学说,这些黑色的猪是香猪,因为是放养的,常往山上跑,他就叫它们为跑山猪。
覃昌学养殖香猪,始于2019年。此前,他养过鸡鸭,也养过牛,但受限于销路,未能赚到钱。他还到过梧州、广州打工,因身体原因四处碰壁。后来,他在市妇联驻太平镇板料村驻村工作队员的引导下,返乡重新创业。他打算另辟蹊径,种甜象草养香猪,搞特色养殖。

覃昌学在砍草喂猪

返乡创业 种草养猪
说干就干。覃昌学用打工积攒的1万元,先是种植了五六亩甜象草。别人家的地都是种甘蔗,他却拿地来种草,此举让村民不理解,但他不在意。之后,他从罗城县购买了10头小香猪。在距家两公里外的一处山脚下,用木板等建材将山脚围起来养猪,并期待能靠养猪发家致富。
可现实是残酷的,在覃昌学盼望着小猪崽快快长大,繁殖小猪,扩大养殖规模时,因为没有养殖技术,没多久死了4头猪。这让覃昌学很沮丧,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他打工积攒的钱也用光了。不过他不放弃,选择坚持养猪。
“剩下的6头小猪崽,是我的全部希望。”覃昌学说,就在他几乎山穷水尽时,市妇联驻板料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帮他申请养殖产业奖补,帮他找政策扶持,并成功申请到了小额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覃昌学说,剩下的6头小猪崽,两公四母,靠这6头猪崽的繁殖,慢慢建成了如今的养猪场。
苦尽甘来 未来可期
“边繁殖边养边卖。”覃昌学说,猪经过不断繁殖,如今已有200多头。由于猪是放养的,加上喂的是发酵的豆腐渣和甜象草,因此猪的肉质非常好,吃过的人都回头来买。“现在,我养的猪供不应求。”覃昌学说。
覃昌学说,香猪个头不大,养10个月,也只有五六十斤重,养1年多,最大也只有100多斤重。因为每天只喂猪早晚两餐,他一个人就能打理养猪场。
不过,在山边养猪也有烦恼:经常有猪跑上山,长时间不下来,覃昌学不得不上山赶猪下来吃东西,甚至有母猪跑到山上找树叶做窝生猪崽,等猪崽能跑了,母猪才带它们回养猪场。
“以前我羡慕别人,现在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不放弃,为梦想而奋斗,就会成功。”覃昌学对未来充满信心。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