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2-24  |  来源:广西日报   | |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广西共3个非遗工坊入选,柳州占2个!分别为柳州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非遗工坊、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非遗工坊。这些非遗工坊,努力探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将民族文化织入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非遗工坊绣娘忙
融水苗绣:“锦绣华衣”展风姿
2017年冬天,苗族刺绣传承人李伊园随团到伦敦参加“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传承匠心·百年绣梦’”时装秀活动,身着民族盛装的她与苗族绣娘走上T台,演绎了在苗山里传承千年的苗绣技艺,让海外观众了解到来自大苗山的民族文化魅力。
从小耳濡目染苗绣技艺的李伊园,有机会从大山登上国际视野的舞台,让她倍感民族文化的珍贵,坚定了传承苗绣的信心。回到融水苗族自治县后,李伊园加大了苗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力度。2018年,由她负责的柳州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非遗工坊成立,工坊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苗族刺绣技能培训、产品设计、展示展销等形式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李伊园(左二)与同仁研讨绣艺
“我们以‘创新促进传承’为经营理念,通过‘工坊+绣娘+项目’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弘扬苗族传统刺绣文化、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李伊园说道。
传承人间相互交流切磋
据不完全统计,4年时间里,该工坊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人数达600多人,共吸纳近百名当地留守妇女作为制作苗绣的“绣娘”,通过订单带动绣娘居家灵活就业,实现“背着娃,绣着花,护着老,养着家”的目标。
“苗族是‘百节之乡’,苗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锦绣华衣’,苗绣有着缤纷的色彩、丰富的绣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适用性。”在李伊园看来,需要赋予传统苗绣新的生命力,让苗绣走上现代生活的舞台。她将苗绣制品融入现代元素,涉及包包、服饰、挂饰、玩具等,形成苗族服饰、苗绣文创公文包、苗绣文创配饰等几大系列上百个品种,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工坊里丰富多彩的苗绣产品
“融入现代生活市场,单靠产品传承依然存在局限。非遗传承需要让它处于被需求的状态,这样传承和延续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李伊园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寻多元渠道开发新业务。她将苗绣与地方文旅融合,在融水镇苗家小镇、梦呜苗寨、风情苗乡等基地设立线下展销体验店,开拓研学文旅路径,让更多人体验苗绣文化,5年间,研学人数达3000多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伊园希望工坊在初具规模的企业管理体系中更上一层楼,今后连绣娘都有标准化的课程去授课,也希望八桂非遗在“一盘棋”发展中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让“锦绣华衣”在百花园中绽放。
侗族刺绣:巧手开辟振兴路
简约大方的立体图案,寓意美好的刺绣产品……侗族刺绣曾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礼品赠送嘉宾。“当年母亲赶制侗绣作为东博会的一件礼品,如今越来越多妇女加入侗绣队伍之中,侗绣越来越被更多人看见,非遗得以良好传承和发展。”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覃桂珍说道。
覃桂珍出生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个侗族刺绣世家,这一刺绣传承之家在当地颇有名气。她的母亲韦清花是侗族刺绣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新生代侗绣传承人覃桂珍以母亲名字创办了清花绣坊。2018年,在母亲带领下成立了三江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非遗工坊。
工坊里侗绣培训其乐融融
“我们采用‘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的模式,通过以企业带头、基地培训、传承人带动、绣娘生产的方式,灵活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居家就业。”覃桂珍表示,自工坊成立以来,他们在当地同乐、良口、老堡、林溪等乡镇开展绣娘技艺提升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2500多人。他们独创的侗绣工艺,巧妙地将侗族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培养了一批刺绣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掌握技艺的绣工队伍,带动300多人灵活就业。
纺织工作中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该工坊与香港企业达成订单协议。根据订单需要,组织绣娘制作,给当地绣娘带来可观收入。遵循着这样的发展模式,截至2022年9月,工坊建档绣娘达226人。2020年,工坊与苏绣传承大师开展“结对子”活动,通过将侗族刺绣技艺融合苏绣技艺,开发“柿柿如意”等产品,带动了5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
精美的侗绣首饰
“我们引导侗寨绣娘发展侗族刺绣、织锦等‘指尖经济’,多渠道拓宽非遗产品销路,让侗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顾家、传艺、振兴‘三不误’。现在工坊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道路迈进。”覃桂珍说道。
典雅的侗绣挂饰
如今,母女俩致力于侗绣的传承、推广与创新。覃桂珍根据市场需求,将侗绣融入现代生活,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同时,参加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将侗绣精品带到博览会展销。
展会展销现场
“今后我们将发挥‘非遗+’效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延伸‘非遗’就业工坊发展链条,推动实现与多元产业衔接,探索工坊与其他产业共建格局,努力开辟‘锦绣振兴路’。”覃桂珍满怀希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