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18  |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
1993年9月1日至6日,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作题为《高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开创妇女运动的新局面》的祝词,称赞妇女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占全国人口半数的妇女的广泛参加和自觉奋斗,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妇女的进一步解放,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前进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要求广大妇女提高素质,发扬创业精神,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要求妇联组织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密切同妇女群众的联系,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和改进对妇联工作的领导,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尽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妇女事业,促进妇女进步,推动妇女运动发展。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启璪代表全国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作题为《全国妇女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基本经验,根据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有关妇女发展的规划和计划等,提出到20世纪末妇女发展的10项战略目标: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推动全社会为保障妇女权益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各类妇女人才成长;提高各级学校女性入学比例,保障适龄女童入学,遏制女童辍学,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扩大妇女就业;帮助贫困地区妇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普及妇女卫生知识,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保护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重婚纳妾,严禁嫖娼卖淫活动,惩治对妇女的迫害和暴力,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等。这些目标的制定,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尊重妇女“半边天”地位、重视人权保障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为实现这些目标,报告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妇女运动方针和任务。妇女运动的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广泛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力提高妇女素质,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全面提高妇女地位,以行动谋取平等和发展。妇女运动的任务是:发动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妇女继续发扬“四有”“四自”精神,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强化维权工作,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全面实施;做好儿童工作,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为促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顺利召开多作贡献。贯彻妇女运动方针任务,大会号召全国妇女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右一)在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重投票
9月5日,全国妇联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陈慕华为全国妇联主席,黄启璪等13人为副主席,选出42名常务委员。第七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推选8名常委组成书记处,黄启璪为书记处第一书记。
9月6日,中国妇女七大举行闭幕式。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彭珮云在讲话中强调,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妇女的进一步解放,是妇女运动的光荣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崇高责任,各级妇儿工委要大力宣传、全面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积极推进《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做好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筹备工作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在闭幕词中指出,今后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求妇联组织团结带领各族各界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和“四自”精神,为国建功,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求得自身解放发展。
9月6日大会闭幕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与妇女七大部分代表座谈并发表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团结和依靠广大妇女群众,坚定不移地做好妇女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妇女运动的发展;要求新一届全国妇联领导集体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不辜负党的殷切希望,不辜负亿万妇女的信任和重托,自觉当好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努力把妇女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妇女干部成长和进步,重视和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从各方面为妇女干部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适应新时期妇女运动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妇女干部队伍。
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明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