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开辟柳州城市工作新局面(五)

  发布日期:2021-09-29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第二节  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
一、民主同盟柳州分部的建立


随着全国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种党派政治组织的活动也日益活跃,他们与中共组织密切配合,为争取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和富裕的新中国而进行不懈地努力和斗争。中国民主同盟柳州分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该分部的组建得到了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柳州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民主运动、向游击队输送干部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柳州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1945年11月,中国民主同盟广西壮族自治区支部在桂林成立,支部委员会由徐寅初、张锡昌等9人组成。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支部成立后,着重在文化教育界发展盟员,建立基层组织。1946年,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支部介绍盟员李卓彰(李凡,系中共广东组织的党员,)到柳州龙城中学任教,指示李卓彰在柳州建立民盟分部。同年7月,又派盟员张乃夫(张绍昌)到柳州协助李卓彰开展工作。李卓彰、张乃夫到柳州后均在龙城中学任教,在中共党员和龙城中学校长高天骥的支持下,由李卓彰、张乃夫、江晶俊(“工合会”成员)3人负责民盟柳州分部的筹建工作。8月,发展了梧裕茂(柳州中学学生)、刘建庵(龙城中学教师)入盟,随后正式建立了民盟柳州分部。李卓彰负责全面工作,江晶俊负责组织工作,张乃夫负责群运工作。1947 年六七月间,李卓彰、江晶俊先后离开柳州,分部交由张乃夫负责。1948 年1月,张乃夫离开柳州,分部先后交由梧裕茂、韦采然负责。自1946 年8月建立到1948年1月,民盟柳州分部先后在柳州中学、龙城中学、柳江县中、柳庆师范、屏山小学和黄花岗纪念学校师生中发展了20多人入盟,这些盟员大多数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民盟广西地方组织和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在组织上存在交叉现象,有些中共党员加入了民盟,有些盟员后来又加入了中共,因此它和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关系十分密切,彼此互相支持配合,共同开展革命斗争。民盟柳州分部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在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支部和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柳州中学开展反对三青团重新登记的斗争。在中共党员的具体指导下,串连各班抵制重新登记,斗争取得了胜利。(2)开展抵制“反共”游行的斗争。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推行独裁统治、发动内战,妄图推翻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他们大造《双十协定》过时了的舆论,搞“反共”游行。柳州有些学校的学生不了解真相被骗去参加游行。柳州中学学治会主席梧裕茂得知消息,就以学期考试逼近,学生不宜参加为由,拒绝参加“反共”游行。敌人不甘心,派三青团一股长到柳州中学进行动员,学治会驳斥了这个股长的《双十协定)过时论,使得他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不久,柳州中学军训教官采取突然袭击,临时集合全校师生,宣布要上街参加“反共”游行。由于民盟柳州分部及时采取措施,由梧裕茂跑到校门口向队伍发口令,全校学生立即解散。(3)利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柳州各中学学生驳斥国民党反动派污蔑苏联占领中国东北拒不撤军的谬论。(4)在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领导和民盟柳州分部的配合下,柳州各中学开展了抗议美军暴行的斗争,要求美军全部撤离中国,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助长内战。(5)1947年6月2日,在中共柳州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以柳州中学学治会的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为骨干,组织领导柳州中学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民盟柳州分部在与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同时,还根据李卓彰的意见,反复研究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并先后向游击区输送了一批骨干力量。1947 年初,通过中共党组织广州交通站输送李卓彰到粤桂湘边区参加武装斗争。同时,在李卓彰离开柳州后,经民盟柳州分部研究,由张乃夫带领盟员杨美芬等4人去粤桂湘边区参加武装斗争。张乃夫到了粤桂湘边区后,给在龙城中学任教的方宏誉来信,要求民盟柳州分部的韦采然率领盟员邹纪、张洪智以及其他4人,通过中共党组织广州交通站到粤桂湘边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因环境恶劣,上述7人中有3人在途中不幸牺牲,2人未到游击区即被捕(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后,国民党实行“大赦”,被捕的2人获释),1人因病,只有1人顺利到达游击区。1947 年10月以后,经张乃夫介绍,吕志刚(吕毅子)、柯国雄、何意章先到香港达德学院学习,不久转到粤桂湘边区参加武装斗争。1948 年和1949年,梧裕茂、钟亮、欧敏士等人先后参加了都宜忻地区的武装斗争。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